咨询电话:

0512-67080821

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认证

以下是关于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认证的详细介绍:

 背景与目标
 背景:随着汽车电子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系统的复杂性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功能安全标准(如ISO 26262)主要关注由于系统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但已无法完全覆盖智能驾驶系统中的所有潜在风险。因此,ISO 21448应运而生,专注于解决“预期功能安全”问题,即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因设计局限或环境因素导致的非故障性安全问题。
 目标:ISO 21448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在实际道路上的安全性,避免由于预期功能不足或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不可接受风险。

 核心内容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由于预期功能不足导致的危害事件,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这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运行场景、系统性能限制以及合理可预见的误用情况。
 功能安全概念:基于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功能安全概念,包括确定安全目标、功能需求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到可接受的水平。
 系统设计与实现:按照功能安全概念进行系统设计和实现,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预定的功能需求和安全目标。这涉及到硬件、软件、算法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设计。
 验证与确认: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和确认活动,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能够达到预期功能,并且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验证和确认方法包括测试、仿真、分析等。

 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ISO 21448适用于各种依赖于传感、复杂算法的处理以及由电气和/或电子(E/E)系统实现的执行器的量产道路车辆或其电气和/或电子(E/E)元件,不适用于轻便摩托车及其中的电气和/或电子(E/E)元件。
 具体场景:特别适用于紧急干预系统和驾驶自动化级别为1到5的系统。此外,该标准还适用于存在合理可预见的误用场景,以及远程用户对车辆的操作或协助或与可能影响车辆决策的后台通信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场景。

 认证流程
 前期准备:
     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功能安全专家、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收集和整理文档:包括产品的设计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报告等,为认证审核提供必要的依据。
     进行风险评估:对产品的预期功能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和缓解措施。
 认证申请:企业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向认证机构提出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认证申请,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信息、质量管理体系等信息。
 审核流程:
     初审: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进行初步审查,包括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查,确保企业具备进行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认证的资格。
     详细审核:对产品的预期功能安全设计、实现、验证和确认等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核,包括对SOTIF相关要求的满足情况的评估。
     整改与复审:如果发现不符合项,企业需要进行整改并重新提交材料进行复审,确保所有不符合项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结果评定与证书颁发:如果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都符合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认证的要求,认证机构将颁发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通常为三年。企业需要在证书到期前进行复评和更新,以保持认证的有效性。

 认证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主要挑战:
     成本压力:中小型供应商进行预期功能安全认证的投入较大,占研发预算的比例较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技术复杂性:随着自动驾驶等复杂系统的出现,预期功能安全的分析和验证难度也相应增加,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应对建议:
     模块化认证体系:采用“芯片组件系统”三级认证方案,可降低重复验证成本,提高认证效率。
     工具链国产化:利用国产安全分析工具提高分析效率,如华为MDC平台集成的自主安全分析工具,可提升故障树分析(FTA)等验证过程的效率。

创建时间:2025-03-01 10:41